close

  親子共讀被視為一項極為重要的家庭活動,對於幼兒的語言發展、想像力培養以及專注力的提升都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。然而,要注意的是,這並不僅僅是單純地展示書本給孩子,更是在親子之間建立連結、促進互動和學習的過程。親子共讀不僅僅是讀故事給孩子聽,更是要建立一個積極的互動環境,讓孩子參與其中。大多數父母希望孩子擁有一個愉快的親子共讀體驗,而不是強迫的學習過程。因此,要特別強調,親子共讀的關鍵是建立與孩子之間的對話,而不僅僅是朗讀故事。

  過去,人們普遍認為孩子需等到三或四歲才能開始共讀,但現代研究卻顯示,從六個月起就可以開始親子共讀。越早開始共讀,效果越明顯。這是因為幼兒期的共讀不僅提供了語言刺激,同時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。約在六至八個月大時,孩子已能夠穩坐,這是開始共讀的理想時機。初始階段,孩子可能會將書本視為一個探索對象,他們可能會抓住、咬、撕書本,這些都是正常的行為,因此父母這時候不需要急著跟孩子講解繪本裡的內如容,而是要先跟孩子「玩」這本書,像是厚紙板書可以帶著孩子練習翻頁,布書可以提供不一樣的觸覺刺激,而塑膠書則是可以陪著孩子洗澡的好夥伴。感覺上這都跟「閱讀」沒有直接關係,但是卻能建立起孩子與書本的關係。

  親子共讀時會建議,父母在閱讀繪本時可以向孩子提出開放性問題,展開互動對話。這種方式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邏輯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。而不同的父母可能有不同的閱讀風格,有些人偏好詳細描述每個細節,而有些人則更強調故事的生動性,因此親子共讀沒有一定標準或流程,就看父母自己的偏好,或是希望把孩子塑造成什麼樣的性格。在選擇繪本時,父母應該選擇那些自己也感興趣的書,因為如果就連大人都對內容不感興趣,很難激發孩子的好奇心。如果不確定孩子喜歡哪種風格的書,可以嘗試先從圖書館借閱不同風格的書籍。當發現孩子對某位作者的繪本感到興奮時,可以考慮購買該類型的作品,既符合孩子的喜好,也不會浪費金錢。

  隨著現代科技的普及,許多家庭使用電子書和平板電腦進行親子共讀。這些工具提供互動性和多媒體元素,讓閱讀變得更有趣。然而,父母在使用這些設備時應謹慎,尤其是當涉及到兩歲以下的幼兒。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,除非是用於家庭視訊通話,否則應該避免讓孩子使用平板電腦。這是因為幼兒可能會對電子設備產生過度的興趣,但他們尚無法自行控制行為,容易陷入過度使用。此外,一些電子書和互動應用程式可能提供了過度的聲光刺激,可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

 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,親子共讀提供了難得的機會,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、專注力培養以及想像力的豐富。建議父母充分把握這個寶貴的機會,培養孩子積極參與親子共讀。這不僅對他們的成長有益,還可以建立深厚的親子情感聯繫。即使在科技高度普及的時代,親子共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活動,它有助於豐富孩子的童年經歷,並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。因此,不論您是在紙本書前共讀,還是在平板電腦上進行共讀,重要的是保持親子之間的互動和愉快的閱讀體驗。

帶領三歲以下寶貝共讀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兒童潛能發展協會 的頭像
    兒童潛能發展協會

    台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

    兒童潛能發展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